7/30/2008

電光滾石 《Shine a Light》



電影的前十分鐘左右,是這場演唱會的前置工作,包括演唱會的主角滾石合唱團(Rolling Stones),及這支紀錄片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有趣的是在這前十分鐘中,兩者竟然沒有任何交集,只見Mick Jagger不停地抱怨安排那麼多不同角度的攝影機,和長吊臂會不會干擾演唱會的進行;老馬蒂也在碎碎念他直到演唱會開始前一刻都沒有收到最終版的曲目,讓他不知道準備鏡頭調度。老馬蒂暴露這麼一段,不像是兩人真的有八卦性的衝突,倒像是他跟觀眾開的小玩笑,刻意放大這些歧異點,目的在於忠實地呈現了兩種不同的藝術型態與藝術家個性之間相互的激盪。

不過佔據電影絕大部分篇幅的重頭戲當然還是演唱會的實況。我對於滾石合唱團實在不熟,所以在音樂上無從置喙。只能說這個當初替搖滾樂下定義的活化石團,在這場演唱會中仍然宣示著搖滾兼容並蓄、融合開創的基本精神。至於我,只能說在這樣的搖滾氛圍下實在是有點坐不住,有幾次都不小心踢到前座…



但是紀錄片有趣的地方就在於「觀點」;沒有一部紀錄片是沒有導演的觀點滲入其中的,尤其是老馬蒂拍的演唱會實況。前面提到那麼多的攝影機和長吊臂,其實就是一種提示。不同於一般演唱會實況錄影,用類似球賽轉播的手法,只是用各種不同角度不同距離的攝影機之間跳動,紀錄台上表演者的活力及台下觀眾的熱情;馬蒂利用舞台正前方的滑軌與從觀眾席直伸至舞台的吊臂增加自由度,讓攝影機隨著舞台上主角的載歌載舞移動,並時而跳接大特寫鏡頭紀錄主角的表情或是彈奏樂器的手法。這樣利用劇情片裡的場面調度手法來記錄這場演唱會,讓鏡頭的流動有一種「凝視」的效果,充滿了人情味。在曲目之間,不時穿插滾石合唱團過往的黑白訪問片段,或是紀錄影像,這樣的安排與其說是懷舊,不如說是一種今昔對照,當年的滾石從生澀到輕狂,從憤怒到狂躁,種種的衝突與爭議,對照在舞台上四位平均年齡約在65歲的老人之間的默契,成立至今超過40年的滾石合唱團,在走過那一段歲月之後,如今洗盡鉛華,完全回歸對於搖滾樂本質的沉澱,而激發出更穩定更奔放的創作能量。

而我們親愛的老馬蒂本人,在演唱會結束後又出現了。只見攝影機緊緊跟在Mick Jagger走下舞台,走出化妝間,走出戲院。在這節奏緊湊的過程,馬丁史柯西斯總是出現在門口,氣急敗壞地吩咐攝影師進行下一個動作。直到最後馬蒂在鏡頭前面喊著「Up! Up!」,攝影機於是從戲院門口迅速上升到曼哈頓高空燈光閃爍的夜景,皎潔明月突然變成滾石合唱團的吐舌標誌。這個畫龍點睛的結尾,呼應了參與這場演唱會的所有人,不管是當天現場歌迷還是看電影的觀眾,在演唱會激情過後,回到寧靜深夜,心情仍在起伏的餘韻。這個所有樂迷都曾有的情緒,馬蒂用一個簡單的鏡頭就能代表,可見得老馬蒂本身對音樂的癡迷。

這部紀錄片表面上是一場演唱會的實況,其實是展現了一個紀錄片導演在拍攝一場精彩演唱會的同時,將自己對於這個樂團的喜愛,對於自身電影風格與技巧的掌握,及身為樂迷的期待,都相當自覺地滲入其中。因此不管是樂迷還是影迷,都可以從這部紀錄片各取所需,獲得相當大的樂趣。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