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2010

2010 金馬影展觀片心得 (下)



六年後重新接觸金馬影展,看到不少熟面孔,也看到更多新面孔。一些老文藝青年顯然數十年如一日地每年定期報到,而新一代的文青無論氣質或穿著都不太一樣。只是金馬影展依然持續餵養這些人一年又一年


【焦點影人單元之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阿比查邦這幾年已經開始小有名氣,不過我也是從今年他得坎城金棕櫚獎才知曉他的名字。金馬影展果然反應很快地做了他的專題。雖然只看了兩部,但對於他神祕的影像魅力和多元融合而溫暖的情感主題,實在大為心折!在電影創意逐漸枯竭的這幾年,這位導演的橫空出世再度證明電影語言的可能性仍然無窮無盡!

《熱帶幻夢》สัตว์ประหลาด
這部片已經充分表現阿比查邦的風格!實在是部難以被歸類、被分析、被任何文字傳達其中之美的神作!沒有一個鏡頭不充滿魅力!融合了寫實與超現實的敘事手法,從一對同志細膩的愛情輻輳到泰國鄉間豐富溫暖的人情,更推向宗教、宿命、靈魂等玄學,以人類在原始野外大自然中身心靈的摧折與磨練,呼應愛情的堅貞與泰國固有的宗教觀,這是一種不可思議地包容萬物的生命力

《正午顯影》ดอกฟ้าในมือมาร
也是一部阿比查邦的奇片!由許多泰國庶民接力編造述說一個童話故事,真實與虛構、寫實與魔幻、紀錄與搬演、生活與戲劇,不可思議地渾然融合成這樣一部難以定義的電影!雖然這部第一部長片尚未看到阿比查邦日後的靈性哲學與人生觀,但他多元紛呈,兼容並蓄的創作風格已讓這片充滿回味無窮的魅力



【焦點影人單元之艾力‧侯麥】
侯麥已經是老朋友啦!在我這個世代以上的影癡應該都經歷過《綠光》和《四季的故事》的熱潮。因應今年侯麥去逝金馬影展做的專題,刻意避開以前公映過的熱片,而以完整的《六個道德故事》《喜劇與諺語》系列,更全部放在第三週唯一放映,也算是籌劃單位的用心與巧思

《克萊兒之膝》Le Genou de Claire
覺得可以跟伍迪艾倫的某些作品類比。侯麥似乎是個世故的老頭子躲在攝影機後面偷笑,看著這位口口聲聲說快要結婚的男主角,一會兒跟熟女朋友肢體親密精神柏拉圖的互動,一會兒跟兩位未成年少女分別暗渡戀愛或情慾的遊戲;而他的鏡頭就在男主角自以為是的絮絮叨叨之後不著痕跡地拆穿假象:在道德的縫隙中自得意滿地實現種種不倫幻想,其實就是一種中產階級男人的偽善

《好姻緣》 Le Beau Mariage
感覺女主角有點像《綠光》那位,同樣不太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仍然相信愛情,情願尋尋覓覓。但這片的女主角多了點自我感覺良好,於是整部電影就在女主角的一廂情願與自作多情中,既可憐又可笑的氛圍中進行。侯麥看穿了世人在愛情中的想像與幻滅,而本片喜劇的基調就是他對人性的嘲諷和鼓勵。


金馬影展這次特地請《克萊兒之膝》及《好姻緣》的女主角Béatrice Romand來影展座談。一位優雅而氣質的法國淑女,侃侃而談她對侯麥亦父亦師亦友的感情,及從小到大都在拍侯麥電影的感想。最有趣的是她說侯麥實際拍片的風格是很多變的,有時候嚴格照劇本拍,有時讓演員即興發揮,這點倒是讓看慣侯麥從一而終電影風格的影迷相當驚訝

《飛行員之妻》La Femme de l'aviateur
輕熟女情婦面對飛行員選擇回到老婆身邊而神傷,卻對癡戀自己的嫩男沒有好臉色;癡戀男一氣之下跟蹤飛行員,卻因此邂逅了青春少女。發生在一天之內的初纏戀後肥皂劇情,節奏略嫌冗長而拖沓,但看到最後我才發現,老先生是藉由此錯綜交織的愛情眾生相,勾勒出屬於侯麥版本的「巴黎我愛你」;劇情本身不是重點,鏡頭偶爾掃到的城市速寫才扣人心弦


【電影透視界單元之名家饗宴】
這個單元就是當年度的影展掃描和大師們的新作成績單,金馬影展每年絕不可或缺的傳統

《墨索里尼的祕密情人》Vincere
有點奇怪為何這部當年媒體知名度頗高的影展片,台灣沒有片商要買來上映。
這部氣勢十足的作品兼具磅礡的歷史與迴腸的愛情(雖然只是單戀)。創作者似乎企圖藉由這個墨索里尼極力抹滅第一任妻子存在的故事,提醒世人極權政體的恐怖,是可以傾國家機器之力對個人進行綿密地摧殘。導演以墨索里尼激昂的演說新聞畫面,和女主角極力反抗的橋段互相交錯,呈現強與弱、男與女、歷史與個體之間的強烈對比,張力十足

《水墨玫瑰》Kawasakiho Růže
楊霍雷布克的新作,卻迥異於為台灣觀眾熟知的笑中帶淚風格。電影以層層堆疊的敘事架構探討一個嚴肅沉重的主題:轉型正義的必要性與困難度!共黨時期勇於對抗極權的醫師,卻被扒糞曾經附和當局迫害異議藝術家;但此共犯行為竟成就了一位孕婦的未來和女嬰的生命。轉型正義代表一種誠實面對歷史的態度,但如果被害者不能承認加害者也具有脆弱的人性,以同理心接受,那麼真正的轉型正義幾乎不可能達成!編導鋪陳在那個時代各種不同立場下必須面臨的道德複雜性,值得細細品味。尤其對照台灣目前的社會現狀,尤讓人不勝唏噓

《愛爾蘭大道》Route Irish
這種控訴伊拉克戰爭中利益團體共犯結構不公不義文過飾非的陰謀論類型,其實好萊塢已經拍過不少,沒想到肯洛區也來拍了一部,竟然還有一些戰爭爆破的商業電影場面。
故事本身的劇情走向沒有意外,但從底層出發,關心弱勢小人物被高層操弄的無奈與無助,庶民的觀點仍然是非常肯洛區的特色,其悲劇式的宿命感也比其他同類型片深刻。讓我想到麥可摩爾,再激情的批判起點都來自對升斗小民的關懷


【電影透視界單元之香港製造】
在趨勢越來越把大成本大製作,利用中國市場的合拍片當作香港電影出路的當下,金馬影展的這個單元的確有其意義。一來對許多台灣影迷來說,看港片已經是如同cult片一般的娛樂,二來展示今年這些香港獨立製片的傑作,的確呈現香港電影在天平另一段的新興發展。畢竟就精神上來說,這些香港獨立製片才更貼近港片八、九○年代的黃金時期
可惜我沒時間在這次金馬影展看更多點港片

《打擂台》
絕對是不容錯過的功夫電影!兩位年輕導演對於70年代功夫片絕對地致敬,以及舊有武德的尊崇與懷念。陳觀泰、泰迪羅賓、梁小龍、陳惠敏,這些傳說中的名字在銀幕上硬橋硬馬的功夫展現,帶來激昂的熱血與無奈的傷感。電影充滿懷舊的象徵符碼和時不我予的悲情基調,對不熟背景的觀眾或有些隔閡,但細細品味絕對可以體會到其中笑中帶淚的深刻內涵。因為《打擂台》是最近重新掀起熱潮的功夫片中,真正奠基於香港固有功夫片文化價值的一部作品


後來發現今年金馬影展技術上總共看了20部片,其中兩部基頓的片在同一場。雖然漫長的金馬影展結束了,但是其中的片商片仍然延續氣勢,在金馬影展剛結束就紛紛上院線。我也因此拉拉雜雜地看了不少,也算是彌補一些金馬影展無法狂看的遺憾。不過仍在期待更多錯過的片商片能在電影院裡補齊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