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2012

2012 春節檔台片雜談



台灣電影的復興,一般論點都從《海角七號》開始。可以說之前長久以來台灣電影新作者們默默的努力,企圖在電影美學和題材上的創新,到了《海角七號》獲得超乎意料的收穫,終於打開觀眾對台灣電影的接受度,認同台灣電影在文化上的親近,從此台灣電影的票房越來越有起色,看國片逐漸成為值得驕傲的事。尤其在2011年,上半年春節檔的《雞排英雄》,下半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賽德克‧巴萊》屢創票房奇蹟。延續到2012年春節檔,從1/132/10每個周末都有台灣電影接連上映,總共有七部台片。這樣浩大的產量和聲勢應該絕無僅有。

但是要說台灣電影因此復甦,卻也未必。台片目前有如脆弱枝枒上的花朵,雖然美麗,如果有強風暴雨來襲,很容易再度摧折。尤其是國片的工業規模斷裂已久,即使投資者願意拿出資金,仍必須在手工業般的製作環境中顛簸前進;也許在台片產量增加下有所改善,但尚未累積成完整的工業運作模式。另外新一代台片路線以商業化吸引大眾之後,竟然開始出現套用賣座公式的現象。台灣本土庶民文化符碼,夜市、陣頭、戲曲、喪葬等等,搭配幽默搞笑的對白,加上親情的情感元素,拼貼成新舊價值觀混雜,笑中帶淚的溫情之作。這種片片公式玩法各自不同,也不乏深刻佳作,但當類似片型越來越多,總不免令人憂心。

因此這道台片春節檔旋風,之前也有人擔心,到底會一起把台片市場拱大,還是共同分享票房,反而兄弟相爭。這牽涉到每部片的行銷策略、上映時機,和電影本身的美學品質。在這個時間點或許還不能蓋棺論定,但幾位贏家已經出線。這七部片,除了評論極差的《寶島大爆走》和《新天生一對》之外,其餘五部都看過了。這篇雜談講些我對這些片的感想,及個人認為他們票房優劣的原因。當然我希望能有更專業地從票房分析所謂「國片天龍八部」(加上港片《逆戰》)的利弊得失,畢竟這是華語電影賀歲檔期甚至在中國和香港都難得見到的文化現象。


《龍飛鳳舞》看預告本以為是熱血搞笑中帶有溫情的喜劇,原來是藉由歌仔戲班內複雜的人情關係,呼應「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悲喜。電影的主軸仍然是「家」這個概念,歌仔戲班如同家族事業,傳統戲曲也象徵對家最保守的詮釋,畢竟戲曲總是在教忠教孝。電影細膩地處理家族內不同個性的組成份子,從大環境乃至小人物,面對各自的挑戰,最後有人犧牲,有人回歸,都是為了大家庭的和諧,必須面臨生命中的無奈或成長

導演王育麟承繼《父後七日》對於庶民情感的觀察,深刻地描寫出這種舉重若輕的力量。尤其是王育麟還原歌仔戲的野台性格,舞台上的臨場情境呼應舞台下角色的處境;台上演員和台下觀眾親切緊密的互動,也是當今難得的人情。一班非明星演員精采的表現,吳朋奉紮實的演技,郭春美一人飾兩角的驚喜,及朱宏章內斂穩定的演出,更是為電影大加分。

基本上來說《龍飛鳳舞》的確是春節檔中藝術成就最高的電影,但是票房的表現如此悽慘,我相信跟導演的節奏處理紊亂有很大關係。多線敘事結構,每條線的情節走向都很零碎,時間節奏太跳躍,很多時候必須靠觀眾腦補其中的空隙,於是整體的能量出不來。這些缺點,其實在前作《父後七日》中已經頗明顯,只是當時有父女情的核心主題支撐,支線劇情即使散亂也達到效果。這次王育麟展現企圖心,贏得口碑卻不受票房支持,跌了一跤只能說相當可惜。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敘事考量得更緊密一點,相信是台片值得期待的導演。


我還是認為《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堪稱是台片的里程碑!在台片大多數題材仍從傳統庶民文化出發,以濃厚文藝情感企圖打動人心的時候,《痞》片的純商業片型代表台灣電影朝工業化又向前邁了一步,也是台片類型多元化的一種可能。

其實不需要跟好萊塢比,先跟港片看齊就好。《痞》片應該算是台片第一部城市追逐為概念的警匪動作片!男主角奮不顧身堅持正義為己任的性格設定有如《警察故事》裡的成龍,主角從簡單的逮捕行動忽然捲入未知的陰謀,導致一連串的動作冒險,這也是成龍作品後期常見的劇情。而稍微複雜的陰謀論劇情,槍戰的場面調度,又是參照好萊塢片。可以說《痞》片的類型性格並不根源於台灣電影的文化養分,但是歸功於全球化電影工業資源的流通分享,及電影數位特效技術的協助,台片終於可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出屬於自己純種的商業城市動作片。

當然身為第一部片,不可能一步到位。《痞》片的缺點仍然不少。動作場面的攝影和調度仍顯生澀,角色情感的深度呈現也不足,但整體娛樂效果和呈現出來大開大闔的企圖心仍然讓我興奮。畢竟《痞》片的缺點也曾經是港片和好萊塢片走過的痕跡,港片是先拍過好幾部模仿好萊塢大場面大動作的電影才有今天的《逆戰》。我認為Ryan說的沒錯,《痞》片差強人意的票房來自於它尷尬的處境,高雄地景在本片只是架空的城市背景。台灣觀眾進電影院看台片,期待的是可以認同的文化符碼,這點《痞》片付之闕如,要看動作片自有更好的好萊塢或港片可選擇。但《痞》片終究是個開始,朝這方向繼續發展自會有更符合本土口味的類型片。我的觀念一向是健康的電影工業需要各種不同類型的商業片做基礎。《痞》片的橫空出世我相信是台灣電影環境更完整的一個指標。


《陣頭》是春節檔台片的大贏家!甚至如同之前幾部台片神話一般的命運,從一開始不受重視,靠著口碑相傳,以及台灣觀眾一窩蜂的蛋塔效應,票房有如滾雪球般一發不可收拾。但當越來越多神話的出現,也不免擔心最近台片的題材和賣座模式越來越趨向一致的現象。

當然在七部台片的競爭當中拔得頭籌也是其來有自。《陣頭》也是屬於本土題材、幽默橋段、佐以溫情的公式。比較起《龍飛鳳舞》,《陣頭》敘事結構更為單線平鋪直敘,又加上台灣觀眾喜愛的熱血劇情,看來接近電視偶像劇式的敘事手法,有可能會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

原本看預告,以為只是淺薄熱血的電影,簡單三幕劇講一個父子失和的老故事。但是電影頗為細膩地處理父子關係這個關鍵環節,除了主角父子以外,對手陣頭團的父子關係、爆走脫團團員的父子關係,甚至兩位父親和祖師爺的關係,都以不同的樣貌不斷呼應電影主題:兩代之間的磨合代溝下,註定在男性衝突間互相成長,其中諸多女性角色,尤其是母親,扮演的潤滑劑功能也頗感人。之前國片也有一部以哪吒傳說呼應父子關係的《電哪吒》,相較之下《陣頭》的確有更豐富的詮釋,高下立判。

一班老演員小演員的演出都相當出色,阿西和廖峻的口白和演技無懈可擊,柯宇綸、小鬼、林雨軒的表現也一鳴驚人,更別說飾演母親的柯淑勤。他們為這部本土題材的電影提供紮實的草根魅力。

可惜的是電影雖然以「陣頭」做噱頭,卻沒有對這個民俗提出有力的論述。尤其是後段熱血環島劇情開始,越熱血,電影離「陣頭」就越遠。主角想走創新的陣頭之路,但創新在哪裡?新的節奏?新的技巧?難道讓「陣頭」離開廟會走向舞台就是創新?環島跟新陣頭的發想好像也沒多大關係。電影從民俗出發,最後民俗卻只能是小點綴。也凸顯這類台片的另一種危機,如果缺乏對庶民文化題材的深耕挖掘,會不會在一再的消費中吞蝕台片的文化活力?



《愛的麵包魂》算是這次春節台片密集檔中被犧牲的作品。前有《陣頭》,後有《愛》兩部大賣座,夾在中間被市場忽視,連女神陳妍希都沒辦法救。雖然也只是如偶像劇的小品,如果放在平常的檔期,票房或許會有更好的表現。

麵包在台灣一向承載了土洋融合的文化性格,小時候社區麵包店的蔥花、肉鬆、紅豆等「台」式「西」點麵包;而近幾年麵包消費精品化,麵包店變成歐式裝潢的烘培坊,可頌、法國麵包蔚為主流。導演以麵包做題材,用兩男一女的愛情喜劇類型,在角色設定上刻意強調一位草根一位西化,彼此的對立和解,呼應台灣吸納各式外來文化又涵養成厚實的本土底蘊。

導演在這樣的題材中,加入自己的小創意,以動漫式輕快的節奏中說出一個甜美可口的故事。我喜歡其中關於同一頂鴨舌帽,兩種文化不同詮釋創造的效果,戴在ABC男主角的頭上就有英倫貴氣,戴在台客男主角頭上就成為廖添丁招牌。而角色鮮明的設定,ABC男主角從外國回到原鄉尋找自己心靈的根源,女主角卻想從原鄉出發去外國探索新的視野,台客男主角抱殘守缺在原地不願開闊心胸。三角愛情關係,也是人生價值觀的抉擇,不見得是國外和家鄉哪一個月亮比較圓,而是自我成長和突破的課題。

《愛的麵包魂》是導演將自己之前的同名電視電影改編成大銀幕版。沒看過電視版,不知對於土洋文化的詮釋是否勝過電影版(686關於電視版討論的噗浪)。但電影版的問題,在結尾處理女主角的最終抉擇,在大家都猜得出來結局的狀況,為了圓這個結局顯得有點牽強,導致菠蘿麵包的效果鋪陳地不夠強烈。原本文化衝擊與人生價值追尋結合是不錯的題材,最後落得虎頭蛇尾。

總之《愛的麵包魂》即使格局不大,導演仍算有熱情、有想法。陳妍希仍然是女神般的清新脫俗風格。倪安東和陳漢典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尤其是後者,從康熙的丑角、到《艋舺》等電影下來,這部片在既定銀幕形象下有更深層的演技展現,大幅改變我個人對他的負面印象。而廖峻從《陣頭》到這部片連續出演,代表這些年輕時插科打諢的資深本土喜劇演員,經過時光的歷練,在台灣電影的方向轉變下,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瑰寶。



《愛》從開拍之初就採取十分高調的宣傳策略,挾著中台合拍的充沛資金,以及前作《艋舺》的製作經驗,無論從行銷手法到電影執行成果都堪稱展現一種小資精緻的整體感,票房的勝利自是不意外。做為春節檔台片最後上檔的一部片,除了情人節應景外,恐怕也是避免造成其他片的排擠效應吧。

《愛》找來當今偶像劇和電影界火紅的新生代帥哥美女,加上兩位中生代女演員和自己,以交叉剪接串聯四段愛情故事,其中不同故事線的人物又有各自親人朋友的關係,組成錯縱的人際網絡。平心而論,拉開每一條故事線都是俗濫老哏,但是當這麼多不同年齡不同社經階層不同地域不同世代人們的故事集合在一起,竟然也產生了難以言說的動人力量!畢竟銀幕裡的愛情有多通俗多虛幻,現實裡的愛情就有多令人失望又充滿希望。這只有真正愛過的人才能體會啊!

鈕承澤抓住了每個人在愛情中喪失理智無法控制的迷人樣貌,呈現愛的既複雜又純真的多面向,因此《愛》在毫無意外的公式劇情中仍然讓我感動。小資小清新風格的畫面設計,從奢華設計感的豪宅到簡單溫暖的透天厝,也體現多元化的都會氛圍。鈕承澤自《艋舺》建立自己的品牌之後,《愛》更確立他作為一位商業電影導演的能力。開頭12分鐘一鏡到底的人物介紹,即展現穩健的企圖心。對於敘事節奏的掌控及情緒氛圍的平衡也恰到好處,算是成功地完成多線愛情喜劇商業類型的台片版本,

從《星空》到《愛》,中台合拍片在台灣的市場能見度越來越高。其中豐沛的創作實力,對於人情溫馨柔軟層面的描寫,以及對於文藝元素的使用,都是台灣導演在兩岸電影市場的競爭場域的強項。


直到今天,《陣頭》和《愛》在全台仍然有超過50個廳上映(資料來源:開眼電影網),這兩部片無疑地笑傲今年台片春節檔。在這「後」春節檔時期,另一個可觀察的隱憂是,今年台片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作?「天龍八部」在年初就號召極大的聲勢,在這之後其實台片一直有新片上檔,卻是小品中的小品,難以引起波瀾。《熊熊愛上你》和《愛》同檔期但幾乎無聲無息,草草上檔又下檔,之後《追愛》《飲食男女─好遠又好近》《第三個願望》接連上檔,宣傳的能量有限,影片品質也難以確定。只有《明日的記憶》因為題材特殊,行銷精準,靠著口碑在小市場有還不錯的表現。

之後呢?對比2010年幾乎每季都有話題國片,春節檔後目前戛然無息,不知今年還有那些大片在醞釀當中。似乎在這幾年的熱潮中,台灣電影隱約可見新的瓶頸,在商業類型片型打下基礎後,會朝向新的影像美學追尋,還是繼續重複偶像劇式的溫情小品,可能就看這一兩年了。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