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2012

女兒紅

0 comments



《女兒紅》是李國修繼《京戲啟示錄》後,以自身半自傳經歷書寫對於母親及從母親串連起來的記憶。以一位外省第二代的身份,探索上一代49年大江大海式的顛沛流離,心靈殘缺的傷口;同時自述這一代在台灣生根,不自覺地用遺忘拋棄繼承鄉愁的包袱。我在看戲時卻不免擔心,這齣戲會不會像它所敘述的一樣,逐漸被新一代觀眾遺忘?尤其是裡面大量的懷舊元素:中華商場、台北平面鐵道旁的違章建築,以及如枷鎖般傳統禮教價值觀。這些曾經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但隨著網路世代、快速變動快速拋棄的態度,和台灣敏感的政經情勢,過了五年十年,當屏風再將這齣戲搬上舞台,缺乏這些歷史概念的觀眾是否能夠同樣感動?

「離散與家國想像」是華人文學的一支主要脈絡。《女兒紅》也屬於其中。從男主角「修國」的尋根之旅出發,透過劇中人,尤其是女性,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探索埋藏在記憶縫隙裡的蛛絲馬跡,從片段中拼湊出離散家族史的斷簡殘篇。因此這齣劇採用大量的意識流形式,舞台場景跟隨著劇中人的回憶,在不同的時序中變換,甚至現代人出現在過去場景,召喚不知是真實還是想像的曖昧印象;成年的修國也得以穿梭時空,和年少的自己對話,在記憶中挖掘當年刻意遺忘,關於母親的不堪往事。

修國母親翠英一生的遭遇,牽動了三代女性,在各自的時代價值觀和社會壓力下,不同的生命課題。翠英母親在舊時代以寡母身份守得貞節牌坊,硬脾氣撐起家業將孩子帶大。翠英身為長女,為維護原生家庭和母親的面子犧牲自己的婚姻幸福,仍保守了下一代。妹妹翠玉受新一代思潮崇尚自由戀愛,加入共產黨,卻面臨必須批鬥親生母親的難題。修國的姊姊也是長女,在旁觀中同理母親的痛苦,甚至扛起母親遺願的責任。母親、女兒、姊妹、妻子,許多女性都在家庭中同時擔任多重角色,按照社會的期望扮演。面對家人間的矛盾、代溝、誤解、羈絆,女性特有的纖細感性,在親情中的掙扎糾結,最後總以壓抑自我保全家庭完整。不可否認李國修以刻板的角色形象和灑狗血的情節安排呈現修國母親的故事,但是正透過每一個角色鮮明的性格詮釋,不同敘事立場交雜包覆,綿密的對話,女性超乎男人的韌性與堅強,支撐家庭的偉大形象由此而生。


為了和修國的外省家庭做對照,李國修安排了另一個本土家庭做對照。修國妻子的客家原生家庭,在更久遠的年代也是移民自中國。雖然不若修國家庭的顛被流離,卻同樣遭遇離散命運。白色恐怖政治迫害,讓她們在男主人缺席,母親為情感重心的狀況成長。阿婆的重聽,和其他成員難以溝通,牢記著代表客家根源的祠堂對聯,也是一種上一代與下一代傳承斷裂的象徵。

李國修為這些家庭的離散遭遇給了終極原因:戰亂、鬥爭、極權!政治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父權體制的壓迫造成這些女性想要求得家庭團結而不可得。這齣戲也因此從個人尋根、家族史,提高到國族的歷史縱深。擴大至一整代人共同承擔的歷史傷痛,也諷刺由男性寫就的歷史邏輯。其中一場在修國家中的戲,佈景牆上高掛了一張蔣介石的照片,其實暗藏了無言的控訴。

外省與客家,選擇這兩個族群,似乎是李國修另一個政治上的意見表達。山東話和客家話,這兩個現今已算弱勢的「母語」。老一輩的角色不僅口操母語,甚至採用大量俚語和諺語、鄉音小調,強化這個故事的庶民性格,更將快要消失的母語活絡起來,帶出《女兒紅》過往鄉愁與懷舊的主題。鐵板快書、秧歌等戲曲,遙遙呼應《京戲啟示錄》,也代表李國修對傳統庶民娛樂的興趣。


最後,《女兒紅》不只寫女性,還回到男性在家庭應擔負的責任。修國父親被騙婚,來台後外遇,造成母親憂鬱終生,但是倒數第二場戲,揭露當年逃難的關鍵時刻,父親仍然選擇為了家庭奮不顧身。而修國沉迷在過往記憶和尋根之旅,搞劇團收入有一搭沒一搭,現實面對他的是懷孕的妻子和經濟壓力。小舅子展雄撿回骨灰罈和棄嬰的承擔,也是做為修國對現狀無力的對照。這齣戲的家庭觀念,還是保守的傳統價值,女性堅忍持家,男性養家活口。中國傳統的家庭禮教,同時限制了男性女性,另一方面卻給予一個家穩定的力量。李國修只有留下深深遺憾,沒有解答。

《女兒紅》前兩次公演未能躬逢其盛。這次演出的主要角色換了新一代演員,讓我的驚喜不斷。事先不知道季芹有參與演出,完全沒認出來擔綱最吃重角色,在年輕和老邁的時光穿梭,口操山東鄉音,就是這位被我忽略已久的美女演員,其老練的演技完全不輸台上其他資深演員。劉品言的演出也再次使我驚豔,連同在《徵婚啟事》的表現,這兩年的確看得出她在舞台上的努力。陳漢典第一次舞台劇演出也有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勢。我有幸在短時間內看《女兒紅》兩次,剛好可以比較兩位不同演員詮釋「展雄」一角。陳漢典應該是諧星背景,將自己純真台客的形象帶入角色,反而更放得開,比起溫文儒雅的狄志杰,不僅更有喜劇效果,也更有力量。倒是郭子乾代替李國修擔任男主角,沒看過原版的詮釋,覺得郭子乾相當稱職,但就少了那麼點存在感,可能是因為故事本來就是以女性為主題的緣故。


這幾年屏風仍持續將過往經典作品重新搬上舞台,年輕時沒錢沒時間的我,也得此機會這些曾經錯過的好戲。看得越多,越發現李國修的偉大之處!無論是喜劇還是悲劇,李國修都從其中挖掘人生無窮盡的道德難題。即使是通俗大眾化的題材,劇場形式、台詞和情節,也隱含多重繁複的解讀空間。《女兒紅》以錯綜反覆的敘事結構,推動飄零不定的情感氛圍,家人間親密又矛盾的關係引起共感,醞釀出濃濃醇郁的感動。堆疊到最後一幕情緒到達高峰,和《京戲啟示錄》一樣極為催淚。目前國修老師正在接受菩薩的考驗,衷心希望他能過順利度過這一修練,繼續守護屏風,完成傳承。



... Read more.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5/17/2012

《命運化妝師》、《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0 comments




《命運化妝師》

《命運化妝師》是台片難得紮實的商業類型之作。大體化妝師吳敏秀竟然接到為高中老師陳庭遺體化妝的任務。驚訝之餘,喚起的是吳敏秀和陳庭在高中時的塵封回憶。陳庭傷心的丈夫聶城夫,也希望藉由吳敏秀,多了解陳庭生前不願提起的過去。而落魄刑警郭詠明,懷疑陳庭的猝死不單純,也想利用吳敏秀的關係探聽聶城夫是否有隱情。

看似推理懸疑類型,其實沒有太多真正的推理過程,所有疑點都由回憶的鏡頭或主角口述揭發。但在懸疑背後,隱藏著每一位角色對於過往的執念,陷在記憶中不願拔出,於是在一層一層的人際關係中互相傷害導致的悲劇。劇本在港片常見的類型架構中,一環扣一環。雖然在細節處有些瑕疵,但在人物性格的建構上特別細膩,劇情中的埋藏伏筆都為角色行為的心理動機提供厚度。也因為劇本的強度,演員的表現也讓人耳目一新。隋棠的大銀幕處女作一鳴驚人,恰如其分地表現這位美麗而脆弱的鋼琴老師;謝欣穎在青春和成年兩階段截然不同的狀態展現了演技的可塑性;吳中天演出困在迷惑不解,最終自毀的精神科醫師,也相當具有層次。而攝影風格也突破台片傳統,透過濾鏡效果和特殊鏡位造成瑰麗的氛圍,大膽的構圖和場面調度緊扣這個關於記憶和愛情的主題,呼應人物不穩定精神狀態造成的虛幻感。

《命運化妝師》的成功,代表台灣商業電影的製作環境越來越健全。尤其導演連奕琦、編劇于尚民、攝影車亮逸,這幾位核心創作人物都是新面孔,就端出如此成熟的作品。也表示好的商業作品,仍然要從製作層面的基本功打底。

---- 完成於2011/7/1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在《賽德克‧巴萊》之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堪稱是今年話題性最高的國片。本來大家對這部九把刀自己跳下海執導,初生之犢的第一部長片作品有所疑慮。但是它的口碑從台北電影節首映後漸漸傳開,經過試映和口碑場的發酵,網路上幾次爭議事件的渲染,最後在正式上映時推出極高的票房,甚至創下四天票房破億的新紀錄。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儼然成為新全民運動,尤其是六七年級生的網路世代。

平心而論,這部電影的劇情結構不算縝密,基本上是從純愛老梗和朱延平式笑料串連而成。但是九把刀以自己的經歷為基礎,串起六七年級高中大學的集體記憶元素,喚起對校園生活的懷舊風潮。身為九把刀化身的柯景騰(柯震東  ),代表了他對青春的詠讚,一種對所有成人世界價值觀完全無感無視,將青春期男性陽剛的單純莽撞視為理所當然的理直氣壯。其他幾位柯騰的死黨,分別代表同年齡層不同的男性刻板形象。很明顯地,這是一部以男性視角出發的詮釋觀點。

女主角沈佳宜(陳妍希  )就是這群青春期男生共同的慾望投射對象。青春期的暗戀、單戀、笨拙地追求,是絕大部分青春期男生的共同經驗。面對心目中的女神,表面裝作不在乎,內心難掩自卑緊張,也是男生們集體焦慮的心理。九把刀回過頭拍自己的故事,不免帶著世故的觀點檢視。從高中,到大學,到出社會,愛情從最初的熱血,沉澱成雙方是最熟悉的朋友,彼此心照不宣的遺憾。青春期的初戀,彷彿宿命般註定要失敗,以成就登大人的成長儀式。

對於男生來說,人生就是一場接一場的戰鬥,是無止盡的追求:追求事業、追求財富、追求養家活口的條件。在男性成年面對社會賦予的責任之前,青春期的女神成了一種象徵。這是人生第一次,最純真、最無機心、卻也是最幼稚、最無計畫的追求。相對於女生,社會限制在愛情裡的被動角色也是一種無奈,面對心儀的男生,卻不夠成熟不能長成心目中的樣子,該放棄還是該守候,這不也是從少女到熟女不停在面對的愛情課題。所以九把刀看似肯定自己創造的柯景騰無止境樂觀的形象,卻也透過沈佳宜說出「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啊!」這句話。所謂成熟,也就是漸漸學會如何接受人生許多遺憾,

以青春為主題的電影很多,但不是呈現青春期失落、壓抑、幻滅、沒有出路的負面元素,就是好萊塢是沒腦的求愛YA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算是其中的異數,九把刀厲害的地方在於對青春無畏熱血毫不保留的白描,卻不失成熟的人生觀照。貼近個人經歷的揭露,反而比其他的青春電影更符合觀眾的共同體驗,讓每個走過類似青春的觀眾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 完成於2011/9/7


... Read more.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127小時》、《殺客同萌》、《三個傻瓜》

0 comments


2011年間,匿名幫辦公室佈告欄寫些電影文字。比較偏向電影簡介、不嚴肅的風格。既然最近沒甚麼時間沒力氣寫新的文章,就拿這些來充數吧!


127小時》127 Hours

127小時》改編於真實故事。2003年一位熱愛爬山的年輕人在美國峽谷公園的獨自探險途中,在一個狹窄縱谷裡不慎觸動落石,巨石砸到他的右前臂卡住。在身體無法移動的狀況他在野外度過五天,耗盡飲水糧食,甚至必須喝自己的尿!在堅強的求生意志下,他毅然決然用一把鈍刀切斷自己的手臂,逃出生天。

電影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以前作《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獲得奧斯卡獎,他一向以強烈的影像風格聞名。在這部其實有點單薄的劇情中,丹尼鮑伊同樣用飽滿的色彩和凌厲的剪接,讓整部片充滿豐富活潑的節奏。例如影片開頭與中間以大遠景呈現壯觀人海,對比大特寫專注於主角受困獨自一人的孤寂。在一場主角透過小攝影機自問自答的戲,也在鏡頭切換中傳達自嘲後的空虛無奈。而在這個數位電影的時代,丹尼鮑伊也以大量的數位特效與數位剪接塑造似真似幻的意識流,一段又一段的記憶回溯情境,成為主角對於過往生命的追悔,甚至是性格決定命運的領悟。

而幾乎整片都是獨角戲,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給了從影以來最佳的演出!這位從《蜘蛛人》(Spider Man)系列大放異彩的帥哥雖然是新生代偶像,也一直不放棄在獨立製片中磨練他的演技。《127小時》在大量的大特寫鏡頭捕捉下,他以細緻的表情變化表現出多樣的情緒轉折,從怡然自得的愉悅到為求生掙扎的猙獰。雖然他的帥氣是他獲得奧斯卡的阻礙,但是這位年輕演員在好萊塢的前途應該是不可限量。

---- 完成於2011/2/28



《殺客同萌》Sucker Punch

女主角在母親早逝後被猥瑣的繼父關進女精神病院,在這精神病院中關著不少像她一樣的叛逆青少女。為了逃出生天,她組合了另外四位女孩,用幻想、用實際行動,堅持執行自己的脫逃計畫

《殺客同萌》的導演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以改編自美國圖像小說的《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300)和《守護者》(Watchmen)成名,《殺客同萌》同樣充滿漫畫式的影像風格:不正確的人物與場景比例、匪夷所思的人體運動、誇張的大特寫、突如其來的慢動作。而從這其中更可看出從東洋傳到美國的ACG文化,是如何滲透到好萊塢,成為目不暇給的影像元素大拼貼。

整部電影的結構其實就是一場大型電玩,類似《全面啟動》(Inception)一層又一層的幻想世界,正是一關又一關的尋寶任務。只見金髮白人辣妹,穿著水手服,揹著武士刀,拿著掛了吊飾的手槍,在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裡穿梭,或在古堡裡戰噴火龍、或在未來城市裡戰機器人。從某種程度來說,《殺客同萌》確是電影影像拼貼的新里程碑,從復古的氛圍到前衛的科技,從日本的動漫到西方的童話,看似不協調的元素卻在同一畫面中形成新的刺激。

而這些影像背後代表的是逃避現實的幻想,正如歌舞片的精神,影像越綺麗,代表現實的困境越沉重。查克史奈德抓住的是類似「辣妹合唱團」girl power的概念,這五位女孩的集體行動卻各自獨立,他們所對抗的可以說是父權對女性的壓迫、保守價值觀對叛逆思想的箝制,或年長男性對青少女的意淫。但正如當年的girl power只不過是對女性主義商業化的消費,《殺客同萌》終究是淺薄地挪用這些觀念,缺乏對角色性格的深入描寫和對現狀有意識的批判,最後僅是爽感十足但看過即忘的娛樂片


---- 完成於2011/3/31




《三個傻瓜》3 Idiots

你看《三個傻瓜》了嗎?或說,你還沒看過嗎?

這部印度寶萊塢電影,從201012月上映以來,直到今天已經超過五個月了,而且還沒有下檔的跡象!這部長銷的電影或許票房比不上其他好萊塢大片,但它的上映的週數卻遠遠超過,不能不說也是一個賣座奇蹟。

這部片受歡迎的原因,顯然是因為大多數台灣觀眾看了都會心有戚戚焉。在印度最好的理工大學,因為競爭太過激烈,分數成為定義學生的唯一價值,填鴨教育畸形發展,學生慣於服從權威,服從家庭和社會認定的最好人生道路:要賺大錢,就要唸工學院,在學校得好成績,畢業才能找到好工作。台灣在十字路口徘迴不知該往哪裡走的教育體制,竟和印度如此地類似。寶萊塢天王阿米爾汗(Aamir Khan)超齡演出一位充滿天份和熱情的大學新生,他帶領兩位好同學不斷挑戰學校僵化權威,挑戰社會保守觀念,實踐「為了樂趣學習,而不是分數」的理想。

不過不要忘記《三個傻瓜》仍然是部熱鬧的寶萊塢歌舞片,寶萊塢電影摧枯拉朽的煽情本事,如八點檔肥皂劇般誇張的劇情一波接一波,這些特色可是一點都沒少。因此《三個傻瓜》的精彩也在於它彰顯了印度電影工業的實力,寶萊塢可以超越風花雪月的愛情題材,來探討嚴肅殘酷的教育議題,和貧富差距的沉重現實。而且長達170分鐘的劇情,看似越來越扯的劇情不斷堆疊,其實是經過縝密的編劇思考,所有前面埋藏的伏筆到最後紛紛爆發,前後呼應且環環相扣。這種寶萊塢的魅力和感染力仍然成功牽動觀眾的情緒,獲得票房的極大成功。

但是寶萊塢的本質仍然是在造一個夢。也許是出社會太久,《三個傻瓜》在現實議題和虛幻劇情之間遊走的風格還是讓我有些混淆,即使觀影過程非常地歡樂,仍然難以對它一廂情願的價值觀照單全收。

---- 完成於2011/6/2



... Read more.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3/19/2012

2012 春節檔台片雜談

0 comments



台灣電影的復興,一般論點都從《海角七號》開始。可以說之前長久以來台灣電影新作者們默默的努力,企圖在電影美學和題材上的創新,到了《海角七號》獲得超乎意料的收穫,終於打開觀眾對台灣電影的接受度,認同台灣電影在文化上的親近,從此台灣電影的票房越來越有起色,看國片逐漸成為值得驕傲的事。尤其在2011年,上半年春節檔的《雞排英雄》,下半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賽德克‧巴萊》屢創票房奇蹟。延續到2012年春節檔,從1/132/10每個周末都有台灣電影接連上映,總共有七部台片。這樣浩大的產量和聲勢應該絕無僅有。

但是要說台灣電影因此復甦,卻也未必。台片目前有如脆弱枝枒上的花朵,雖然美麗,如果有強風暴雨來襲,很容易再度摧折。尤其是國片的工業規模斷裂已久,即使投資者願意拿出資金,仍必須在手工業般的製作環境中顛簸前進;也許在台片產量增加下有所改善,但尚未累積成完整的工業運作模式。另外新一代台片路線以商業化吸引大眾之後,竟然開始出現套用賣座公式的現象。台灣本土庶民文化符碼,夜市、陣頭、戲曲、喪葬等等,搭配幽默搞笑的對白,加上親情的情感元素,拼貼成新舊價值觀混雜,笑中帶淚的溫情之作。這種片片公式玩法各自不同,也不乏深刻佳作,但當類似片型越來越多,總不免令人憂心。

因此這道台片春節檔旋風,之前也有人擔心,到底會一起把台片市場拱大,還是共同分享票房,反而兄弟相爭。這牽涉到每部片的行銷策略、上映時機,和電影本身的美學品質。在這個時間點或許還不能蓋棺論定,但幾位贏家已經出線。這七部片,除了評論極差的《寶島大爆走》和《新天生一對》之外,其餘五部都看過了。這篇雜談講些我對這些片的感想,及個人認為他們票房優劣的原因。當然我希望能有更專業地從票房分析所謂「國片天龍八部」(加上港片《逆戰》)的利弊得失,畢竟這是華語電影賀歲檔期甚至在中國和香港都難得見到的文化現象。


《龍飛鳳舞》看預告本以為是熱血搞笑中帶有溫情的喜劇,原來是藉由歌仔戲班內複雜的人情關係,呼應「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悲喜。電影的主軸仍然是「家」這個概念,歌仔戲班如同家族事業,傳統戲曲也象徵對家最保守的詮釋,畢竟戲曲總是在教忠教孝。電影細膩地處理家族內不同個性的組成份子,從大環境乃至小人物,面對各自的挑戰,最後有人犧牲,有人回歸,都是為了大家庭的和諧,必須面臨生命中的無奈或成長

導演王育麟承繼《父後七日》對於庶民情感的觀察,深刻地描寫出這種舉重若輕的力量。尤其是王育麟還原歌仔戲的野台性格,舞台上的臨場情境呼應舞台下角色的處境;台上演員和台下觀眾親切緊密的互動,也是當今難得的人情。一班非明星演員精采的表現,吳朋奉紮實的演技,郭春美一人飾兩角的驚喜,及朱宏章內斂穩定的演出,更是為電影大加分。

基本上來說《龍飛鳳舞》的確是春節檔中藝術成就最高的電影,但是票房的表現如此悽慘,我相信跟導演的節奏處理紊亂有很大關係。多線敘事結構,每條線的情節走向都很零碎,時間節奏太跳躍,很多時候必須靠觀眾腦補其中的空隙,於是整體的能量出不來。這些缺點,其實在前作《父後七日》中已經頗明顯,只是當時有父女情的核心主題支撐,支線劇情即使散亂也達到效果。這次王育麟展現企圖心,贏得口碑卻不受票房支持,跌了一跤只能說相當可惜。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敘事考量得更緊密一點,相信是台片值得期待的導演。


我還是認為《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堪稱是台片的里程碑!在台片大多數題材仍從傳統庶民文化出發,以濃厚文藝情感企圖打動人心的時候,《痞》片的純商業片型代表台灣電影朝工業化又向前邁了一步,也是台片類型多元化的一種可能。

其實不需要跟好萊塢比,先跟港片看齊就好。《痞》片應該算是台片第一部城市追逐為概念的警匪動作片!男主角奮不顧身堅持正義為己任的性格設定有如《警察故事》裡的成龍,主角從簡單的逮捕行動忽然捲入未知的陰謀,導致一連串的動作冒險,這也是成龍作品後期常見的劇情。而稍微複雜的陰謀論劇情,槍戰的場面調度,又是參照好萊塢片。可以說《痞》片的類型性格並不根源於台灣電影的文化養分,但是歸功於全球化電影工業資源的流通分享,及電影數位特效技術的協助,台片終於可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出屬於自己純種的商業城市動作片。

當然身為第一部片,不可能一步到位。《痞》片的缺點仍然不少。動作場面的攝影和調度仍顯生澀,角色情感的深度呈現也不足,但整體娛樂效果和呈現出來大開大闔的企圖心仍然讓我興奮。畢竟《痞》片的缺點也曾經是港片和好萊塢片走過的痕跡,港片是先拍過好幾部模仿好萊塢大場面大動作的電影才有今天的《逆戰》。我認為Ryan說的沒錯,《痞》片差強人意的票房來自於它尷尬的處境,高雄地景在本片只是架空的城市背景。台灣觀眾進電影院看台片,期待的是可以認同的文化符碼,這點《痞》片付之闕如,要看動作片自有更好的好萊塢或港片可選擇。但《痞》片終究是個開始,朝這方向繼續發展自會有更符合本土口味的類型片。我的觀念一向是健康的電影工業需要各種不同類型的商業片做基礎。《痞》片的橫空出世我相信是台灣電影環境更完整的一個指標。


《陣頭》是春節檔台片的大贏家!甚至如同之前幾部台片神話一般的命運,從一開始不受重視,靠著口碑相傳,以及台灣觀眾一窩蜂的蛋塔效應,票房有如滾雪球般一發不可收拾。但當越來越多神話的出現,也不免擔心最近台片的題材和賣座模式越來越趨向一致的現象。

當然在七部台片的競爭當中拔得頭籌也是其來有自。《陣頭》也是屬於本土題材、幽默橋段、佐以溫情的公式。比較起《龍飛鳳舞》,《陣頭》敘事結構更為單線平鋪直敘,又加上台灣觀眾喜愛的熱血劇情,看來接近電視偶像劇式的敘事手法,有可能會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

原本看預告,以為只是淺薄熱血的電影,簡單三幕劇講一個父子失和的老故事。但是電影頗為細膩地處理父子關係這個關鍵環節,除了主角父子以外,對手陣頭團的父子關係、爆走脫團團員的父子關係,甚至兩位父親和祖師爺的關係,都以不同的樣貌不斷呼應電影主題:兩代之間的磨合代溝下,註定在男性衝突間互相成長,其中諸多女性角色,尤其是母親,扮演的潤滑劑功能也頗感人。之前國片也有一部以哪吒傳說呼應父子關係的《電哪吒》,相較之下《陣頭》的確有更豐富的詮釋,高下立判。

一班老演員小演員的演出都相當出色,阿西和廖峻的口白和演技無懈可擊,柯宇綸、小鬼、林雨軒的表現也一鳴驚人,更別說飾演母親的柯淑勤。他們為這部本土題材的電影提供紮實的草根魅力。

可惜的是電影雖然以「陣頭」做噱頭,卻沒有對這個民俗提出有力的論述。尤其是後段熱血環島劇情開始,越熱血,電影離「陣頭」就越遠。主角想走創新的陣頭之路,但創新在哪裡?新的節奏?新的技巧?難道讓「陣頭」離開廟會走向舞台就是創新?環島跟新陣頭的發想好像也沒多大關係。電影從民俗出發,最後民俗卻只能是小點綴。也凸顯這類台片的另一種危機,如果缺乏對庶民文化題材的深耕挖掘,會不會在一再的消費中吞蝕台片的文化活力?



《愛的麵包魂》算是這次春節台片密集檔中被犧牲的作品。前有《陣頭》,後有《愛》兩部大賣座,夾在中間被市場忽視,連女神陳妍希都沒辦法救。雖然也只是如偶像劇的小品,如果放在平常的檔期,票房或許會有更好的表現。

麵包在台灣一向承載了土洋融合的文化性格,小時候社區麵包店的蔥花、肉鬆、紅豆等「台」式「西」點麵包;而近幾年麵包消費精品化,麵包店變成歐式裝潢的烘培坊,可頌、法國麵包蔚為主流。導演以麵包做題材,用兩男一女的愛情喜劇類型,在角色設定上刻意強調一位草根一位西化,彼此的對立和解,呼應台灣吸納各式外來文化又涵養成厚實的本土底蘊。

導演在這樣的題材中,加入自己的小創意,以動漫式輕快的節奏中說出一個甜美可口的故事。我喜歡其中關於同一頂鴨舌帽,兩種文化不同詮釋創造的效果,戴在ABC男主角的頭上就有英倫貴氣,戴在台客男主角頭上就成為廖添丁招牌。而角色鮮明的設定,ABC男主角從外國回到原鄉尋找自己心靈的根源,女主角卻想從原鄉出發去外國探索新的視野,台客男主角抱殘守缺在原地不願開闊心胸。三角愛情關係,也是人生價值觀的抉擇,不見得是國外和家鄉哪一個月亮比較圓,而是自我成長和突破的課題。

《愛的麵包魂》是導演將自己之前的同名電視電影改編成大銀幕版。沒看過電視版,不知對於土洋文化的詮釋是否勝過電影版(686關於電視版討論的噗浪)。但電影版的問題,在結尾處理女主角的最終抉擇,在大家都猜得出來結局的狀況,為了圓這個結局顯得有點牽強,導致菠蘿麵包的效果鋪陳地不夠強烈。原本文化衝擊與人生價值追尋結合是不錯的題材,最後落得虎頭蛇尾。

總之《愛的麵包魂》即使格局不大,導演仍算有熱情、有想法。陳妍希仍然是女神般的清新脫俗風格。倪安東和陳漢典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尤其是後者,從康熙的丑角、到《艋舺》等電影下來,這部片在既定銀幕形象下有更深層的演技展現,大幅改變我個人對他的負面印象。而廖峻從《陣頭》到這部片連續出演,代表這些年輕時插科打諢的資深本土喜劇演員,經過時光的歷練,在台灣電影的方向轉變下,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瑰寶。



《愛》從開拍之初就採取十分高調的宣傳策略,挾著中台合拍的充沛資金,以及前作《艋舺》的製作經驗,無論從行銷手法到電影執行成果都堪稱展現一種小資精緻的整體感,票房的勝利自是不意外。做為春節檔台片最後上檔的一部片,除了情人節應景外,恐怕也是避免造成其他片的排擠效應吧。

《愛》找來當今偶像劇和電影界火紅的新生代帥哥美女,加上兩位中生代女演員和自己,以交叉剪接串聯四段愛情故事,其中不同故事線的人物又有各自親人朋友的關係,組成錯縱的人際網絡。平心而論,拉開每一條故事線都是俗濫老哏,但是當這麼多不同年齡不同社經階層不同地域不同世代人們的故事集合在一起,竟然也產生了難以言說的動人力量!畢竟銀幕裡的愛情有多通俗多虛幻,現實裡的愛情就有多令人失望又充滿希望。這只有真正愛過的人才能體會啊!

鈕承澤抓住了每個人在愛情中喪失理智無法控制的迷人樣貌,呈現愛的既複雜又純真的多面向,因此《愛》在毫無意外的公式劇情中仍然讓我感動。小資小清新風格的畫面設計,從奢華設計感的豪宅到簡單溫暖的透天厝,也體現多元化的都會氛圍。鈕承澤自《艋舺》建立自己的品牌之後,《愛》更確立他作為一位商業電影導演的能力。開頭12分鐘一鏡到底的人物介紹,即展現穩健的企圖心。對於敘事節奏的掌控及情緒氛圍的平衡也恰到好處,算是成功地完成多線愛情喜劇商業類型的台片版本,

從《星空》到《愛》,中台合拍片在台灣的市場能見度越來越高。其中豐沛的創作實力,對於人情溫馨柔軟層面的描寫,以及對於文藝元素的使用,都是台灣導演在兩岸電影市場的競爭場域的強項。


直到今天,《陣頭》和《愛》在全台仍然有超過50個廳上映(資料來源:開眼電影網),這兩部片無疑地笑傲今年台片春節檔。在這「後」春節檔時期,另一個可觀察的隱憂是,今年台片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作?「天龍八部」在年初就號召極大的聲勢,在這之後其實台片一直有新片上檔,卻是小品中的小品,難以引起波瀾。《熊熊愛上你》和《愛》同檔期但幾乎無聲無息,草草上檔又下檔,之後《追愛》《飲食男女─好遠又好近》《第三個願望》接連上檔,宣傳的能量有限,影片品質也難以確定。只有《明日的記憶》因為題材特殊,行銷精準,靠著口碑在小市場有還不錯的表現。

之後呢?對比2010年幾乎每季都有話題國片,春節檔後目前戛然無息,不知今年還有那些大片在醞釀當中。似乎在這幾年的熱潮中,台灣電影隱約可見新的瓶頸,在商業類型片型打下基礎後,會朝向新的影像美學追尋,還是繼續重複偶像劇式的溫情小品,可能就看這一兩年了。

... Read more.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1/22/2012

2011 金馬影展觀片心得 (下)

1 comments


連續兩年爬梳金馬影展觀後感,看的片越來越多,感想越來越長,開始有種年復一年的感覺。自從2009年侯孝賢掌管金馬獎執委會主席,聞天祥擔任CEO之後,金馬影展的確開始有種穩健的活力。由固定的團隊負責,經驗和SOP可以傳承,選片品味也不會大起大落。重要的是聞老師培養了這一群辦影展的團隊,若是幾年後開枝散葉,應該對台灣的影展環境有更大的貢獻。



【光影重現】

這個單元早已成為心目中金馬影展最優先選片的單元,近年來因數位修復技術的進步,每年都期待能在大銀幕看到新的經典電影。今年更將這專題中所有的片單全破!


《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

這是第二次看這部片。在大銀幕的催化下和年齡心境上的改變,這次看來十分有感覺。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如散文般行雲流水的敘事風格,在這部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的電影形式看似不遵守既定規則,卻擁有魅惑人心的魔力。這部片拍出義大利上流社會的浮華耽美,時尚、美食、跑車,派對裡在如雲的美女間穿梭,媚視世俗眼光的放縱,但在紙醉金迷的背後,巨大的空虛,也只能讓人繼續在下一場派對狂歡裡麻醉。


費里尼是最能在電影裡造夢的導演之一,承繼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遺產,卻在寫實的磚瓦上搭建想像與夢境。於是羅馬成了巨大的夢工廠,夜夜笙歌是令人沉迷的夢境。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飾演的主角是清醒卻痛苦的靈魂,肆無忌憚玩鬧的美女們反而象徵了生命中的純真。



《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歌舞片的典範!劇情其實碰觸好萊塢一段殘酷的歷史,從默片進入有聲電影的時代,對於電影美學、電影工業、和演員本身都是未知的挑戰。但是在歌舞片歡樂華麗的氛圍中,一轉成為好萊塢靈活面對樂觀進取的精彩純愛故事。這就是歌舞片的魅力!提供觀眾在逆境中暫歇的場所,及獲得重新再起的勇氣。經典主題曲〈Singig’ in the rain〉的歌舞橋段更是完美,純粹不造作的呈現,證明了歌舞片只屬於那個年代!懷舊還是最美!現在的歌舞片或許有另一種華麗,但再也做不出相同的魔法了

金凱利(Gene Kelly)和唐納奧康諾(Donald O'Connor)無與倫比的歌舞當然是這部片最令人享受的視覺奇觀,簡直成為不可思議的特技!怪不得《六人行》(Friends)裡Chandler最怕金凱利跳舞了。

結局以現代觀之稍嫌惡意了。女配角的犧牲成為時代的無奈,如此說來《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可算是這部片的續集,只不過是黑暗版本。


《星海浮沉錄》A Star Is Born

這也是一部以揭露好萊塢片廠運作機制為主題的電影。過氣沉迷酒鄉的男明星在小酒館發掘期待明星夢的小巡迴樂團女主唱。寂寂無名的女明星一躍枝頭變鳳凰,男主角的片約卻越來越少。兩人因相知的恩情而結為連理,彼此事業的巨大差距卻成為婚姻和愛情難以彌補的摩擦,終於釀成悲劇。

故事算是通俗愛情肥皂劇類型,但是電影對好萊塢明星制度的描述,現實地令人心驚,於是男女主角屢遭試煉的愛情和大起大落的人生,事業與愛情的拉扯與切割,顯得格外動人。女主角茱蒂嘉蘭(Judy Garland)精湛的演技當然是電影的焦點,男主角詹姆斯梅遜(James Mason)詮釋曾經風光如今失意的演員,也是無懈可擊。部分歌舞場面其實跟敘事的現實感有些不搭調,但茱蒂嘉蘭載歌載舞的能量仍然灌注大銀幕。剛好在2011年初金馬奇幻影展看了《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相比較茱蒂嘉蘭無邪專注的神情依然充滿魅力,卻多了一些世故。

而這部電影戲外的故事也同樣精采。茱蒂嘉蘭企圖藉這部片東山再起,拍攝過程卻受病痛所苦。電影完整三小時版本上映時卻被片廠閹割刪減,如今看到的176分鐘版本是千辛萬苦找到的完整音軌,搭配已無法尋回的154分影片,以劇照填補遺失的修復版


《浴室春情》Deep End

同樣描述暗戀中少年的幼稚莽撞,理所當然的幻滅來完成登大人的儀式,當台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柏拉圖式的純愛得到華人世界的普遍共鳴,歐美電影卻常常以性焦慮凸顯成長的殘酷。十五歲少年在打工的澡堂愛上二十歲的女郎,女孩似有似無地挑逗少年,卻也同時擁有未婚夫,和勾搭已婚游泳教練。於是整部片就在少年直率又魯莽的求愛行為,和女郎自覺地運用自己的魅力在所有男人間周旋的橋段中進行。

導演史考里莫斯基(Jerzy Skolimowski)雖然來自波蘭,此片卻充滿道地英國片生猛澎湃的創意。大膽的鏡位構圖,呈現扭曲歪斜的青少年眼光。剪接節奏明快,讓電影大部分時間充滿幽默輕鬆的氛圍。鮮明的色彩使用,襯托主角們年輕焦躁的心理狀態。少年被熟女顧客上下其手的性啟蒙;在戲院外一整夜不停重複買熱狗,等待女孩結束約會的幼稚嫉妒心,少年一連串欲求不滿的愚蠢行徑顯得可悲又可憐。女孩懂得如何操弄不同年齡職業的男人,性愛遊戲間得心應手,也是一個女性情慾解放權力翻轉的烏托邦。

但我不喜歡急轉直下的結局,覺得有種回到「紅顏禍水」的父權式報應。然而最後一個鏡頭的畫面處理,又酖美地令人心折。是青春失控後的無可挽回的悲劇,卻也是男孩能擁抱的最後安慰。成長的殘酷,莫此為甚。


《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這部片似乎不太需要再花篇幅用文字多做描述了。這是第一次在大銀幕親炙,卻已經是第三次看這部電影了。當年剛開始看電影的時候《發條橘子》就是傳說中經典的禁片。華納發行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套裝DVD,獨漏《鬼店》(The Shining)和《發條橘子》這兩部禁片。後來因緣際會下補齊了這兩部DVD,也在2002年左右某個電影社團中看了這部片,又在深圳工作那幾年DVD又看一遍。

所以這次第三次看,關於國家暴力vs個人暴力的辯證,已經沒有第一次那樣瞠目結舌的衝擊性,主要目的在大銀幕溫故知新。這次數位修復感覺上並不像去年《鬼店》色彩鮮艷銳利,但庫柏力克強有力的構圖,實驗性的攝影手法,今日電影仍然難以超越。

算一算我已經藉由金馬影展看了這些庫柏力克最經典作品的修復版,2008年《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去年的《鬼店》、和今年這部。那麼明年還會有新的庫柏力克作品數位修復問世嗎?


《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這部片幾乎是馬蒂(Martin Scorsese)獻給紐約的情書啊!不同於伍迪艾倫(Woody Allen),描述的曼哈頓有種小資的文青情調,讓犬儒的知識份子嘴裡挑剔心理熱愛。馬蒂的曼哈頓卻屬於深夜、屬於街頭,由一群必須強悍武裝自己的人們組成。他們兩位分別從上和下,不同角度的觀察表達對紐約的愛,在七○年代末八○年代初,共同構築新好萊塢電影的一段紐約童話。

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飾演的主角,其越戰退役軍人背景讓故事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半夜睡不著開計程車,從每位短暫來去的乘客,在街道孤獨的馳騁中,他成了紐約地下社會的觀察家。見證這個城市的墮落、骯髒、犯罪,他決心以自己的力量替天行道。自以為理所當然地用暴力血洗罪惡,其實連自己都被捲入這城市沉淪的漩渦中。馬蒂記錄這位計程車司機一步一步浮躁的心志邁向癲狂的過程,然而風格化的攝影,俗豔的色彩,突梯的色彩,讓曼哈頓的黑暗面,竟有種讓人迷醉的魅力。是那流動焦慮的不安,是那必須隨時警戒的緊張,是那底層無秩序的自由和興奮。真難想像溫文儒雅善良敦厚的馬丁史柯西斯,是在這樣的紐約成長的。


《天堂的小孩》Les enfants du paradis

通俗的故事人人愛看,因為人類感情的貪嗔怨癡本來就很簡單,複雜的是在維護自己的感情時,無可避免地傷害別人或被別人傷害。這部片的劇情主軸就像任何一部肥皂劇:多男服侍女主角;默默在男主角背後守候卻不被青睞的癡心女;癡情男主角的純愛拯救交際花女主角的感情;因巧合而相遇,又因誤會而分開;多年後嫁入豪門的女主角回來默默看著男主角;兩人纏綿不勝唏噓的重逢;結局男主角寧願拋家棄子,追出去女主角卻已隱沒在人群中。

故事背景是十九世紀的巴黎劇院,片名的「天堂」指的是劇院最遠最高層的座位,坐著最熱情的窮人。片中的戲劇,無論是巴布提斯細膩肢體的默劇,或是佛雷德里克插科打諢的鬧劇,都體現庶民真摯的感情。而主角們舞台上精湛的演技,也是舞台下遍嚐人生無奈與冷暖後的淬鍊。電影如繪畫般的調度構圖,如文學般行雲流水的敘事節奏,更彰顯法國的電影藝術的精緻。

結尾的處理更是經典,男女主角兩人心情糾結的追逐,卻被嘉年華的狂歡人潮沖散。主角vs群眾,悲傷vs玩樂;多重的對比將結尾的情緒推向最高潮。這部片中的群眾演員成了不可或缺的配角,表達一種民粹的庶民情感,呼應劇情的通俗性,也象徵當時在納粹統治下的法國,民眾以娛樂作為生活逃避的社會現實。


《梅里葉魔幻電影音樂會》Ciné Concert Georges Méliès

在一些基礎電影導論的書籍中,寫實主義和形式主義這兩項分佔光譜兩端的電影美學會特別拉出來做介紹。如果s盧米埃兄弟開啟了電影紀錄的寫實特性,那麼梅里葉(Georges Méliès)可以算是電影形式化的濫觴:用科學性的實驗精神開發各種特效技術,充滿想像力的影像奇觀延伸電影的娛樂功能。

這個「電影音樂會」似乎是為慶祝梅里葉150年冥誕,精選16部他的經典短片,在世界各影展做巡迴放映,並由他的曾外孫和曾外孫女,分別現場演奏及說書。因為膠捲年代久遠,放映品質不甚佳,轉速已經一般電影快了畫面還一直跳。特效在今天看來當然也簡單且原始。但是今天在大銀幕看這些片的意義有如親身進入電影博物館,想像一百年前觀眾看到這些電影特效的震驚和興奮,是否和我們看到《阿凡達》(Avata)3D技術差不多;梅里葉開發電影新技術的努力,乃至後續電影人對於特效研發的傳承,又怎麼能不心存感激。回到如百年前觀眾一顆單純的心,這場電影音樂會是溫馨愉悅的電影饗宴。

... Read more.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1/07/2012

2011 金馬影展觀片心得 (中)

0 comments


今年金馬影展大專題不多,小專題倒不少。有限的時間和金錢,很難全部盡收眼底。不然就如沾醬油般每個領域挑幾片獲得全面而簡單的概念,不然就專攻單一專題深入地探討。我自己的策略屬於後者,所以在焦點影人專題李滄東就被放棄,跟去年的金敏專題原因一樣,他的所有作品之前都蒐羅了匪版DVD,《密陽》(밀양)也在香港看過大銀幕。本想集中在貝拉塔爾,卻因客觀因素也不能如願



【幽秘的影像賦格曲:貝拉塔爾專題】

2004年金馬影展已經做過一次貝拉塔爾(Béla Tarr)的專題,當時我正處於暫停衝影展的人生階段。今年金馬因應貝拉塔爾的新作《都靈之馬》,再度集合他的過往作品,做成眾多焦點影人專題的其中之一。

今年的片單或許不如2004年的完整,但幾部經典都有收錄。尤其是長達七的小時的《撒旦的探戈》,只不過放映日都是上班日,根本不可能看到。《鯨魚馬戲團》也不知為何成為秒殺熱門片,最後我只看了兩部片。


《都靈之馬》A Torinói ló

貝拉塔爾的長鏡頭美學是屬於大銀幕的電影!緩慢的節奏堆砌也考驗觀眾的專注力。其實劇情不複雜,敘事結構也很清楚:馬夫和她女兒在六天之中,每一天固定的生活動作。但是隨著一天一天過去,鏡位和構圖都有所不同,劇情也持續推展。基本上只要適應長鏡頭,這部片並不難理解。

適應了之後,場面調度的驚人力量就出來了!長鏡頭拖出了生命的沉重,也如造物主冷漠的翻雲覆雨手。黑白攝影對於細節十分講究,看似寫實的生活其實講究精準的形式美學。主角父女在日復一日看似無意義的重覆中,展現動物性的堅忍和無奈,堆疊出心靈抵禦的能量,呈現出末世紀崩解的人性寓言。老馬的騷動和沉靜,彷彿預知毀滅到來的靈性。看到最後那匹馬的表情大特寫,我幾乎要流淚了。結尾更是難以抵禦的絕望,看完電影心理很不好受


《媽的毀滅吧》Kárhozat

有趣的是在一些關於貝拉塔爾的媒體文章中,策展人或影評人都有提過他的作品十分好睡。在週六下午兩點午餐還在消化的場次,每個長鏡頭的盡頭,我也不自禁地恍神。雖然不至於沉睡,但在頻繁地和睡意對抗的狀況下,全副精神無法完全用來理解這部電影。

不過他們說的是真的!在恍惚之際直接進入潛意識的影像,才是留在腦海中最深的記憶。電影的劇情只剩下依稀的印象,只記得關於一個男人,苦苦追求一位有夫之婦,被交代一件類似走私的任務,卻轉給她的丈夫。結局早已忘記,但是緩慢橫移的長鏡頭裡,小酒館裡靜止的人生百態、小鎮的陰鬱封閉、頹廢的人們在舞池放蕩肆意、曲終人散後的骯髒不堪、小狗在雨中踱步,生命冗長而沉重的百無聊賴,耽溺而沒有出路的生活,全部隨著長鏡頭的時間元素蔓延、擴散。



【我於青春無悔:日本八○年代經典回顧】

這個專題本來也差點放棄,後來臨時在一個星期六連趕三部,看完後反而小後悔沒有一網打盡。

這些作品見證八○年代日本電影新導演的創作活力,對社會現象的犀利觀察和對庶民人性的貼近關懷,散發一種純樸又深刻的魅力。


《家族遊戲》家族ゲーム

大導森田芳光的作品我涉獵不多。看完這部經典之後的一個月他不幸過世,實在不勝唏噓。

電影開頭如舞台劇般調度的序幕即彰顯這部片強烈的風格。四口之家為了拯救小兒子的爛成績,請了一位大學生家教。但這位來自野雞大學的家教或暴力或親暱,張狂的教育態度,衝擊中產階級核心家庭價值,在日本式嚴格的社會規範擠壓下,感情維繫功能的脆弱。

劇情由一連串有如荒謬劇般的橋段推展,大學生家教的手段乖誕而無厘頭,家庭的成員卻氣定神閒接受這種做法。順從死板的家庭對比漠視規範的家教,兩端之間的拉扯產生詭異怪奇的張力。兩者都代表了在日本電影裡常常出現的不同文化典型,卻在這部片中達到有趣的平衡。尤其結尾餐桌上的混戰,形式化的場景裡更產生超現實的趣味,令人瞠目結舌又嘆為觀止。這部作品展現了八○年代日本獨立製片豐沛的創作能量,簡單的電影語言中揪出日本社會文化深層的矛盾。


《泥河》泥の河

改編自宮本輝的短篇小說,小栗康平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就拍得如此好看動人。
電影以一個小男孩為視角,見證日本五○年代二戰陰影持續籠罩底層階級的社會現實。信雄的父母在河岸開家小餐館維生,從一次偶然的機會,信雄認識了住在河對岸暫時停泊船屋裡的兩姊弟。兒童的純真讓相似年齡的他們成為最好的朋友,但上一代的悲劇卻讓這份友誼染塵。

雖然鏡頭跟隨著信雄,信雄的父親才是劇情的主要人物。從參戰的軍人到戰後的平民,見證過戰爭的激情,卻必須用後半輩子療傷。姊弟的父親、橋上意外身故的老人,也都是時代悲劇下的殘存。信雄父也只能努力養家活口,將希望寄託下一代。

黑白攝影透露出貧窮生活的沉重與悲悽。信雄一家三口的開明、溫暖,對照家外面世界的殘酷與無奈,讓電影一直處於窩心和傷感兩種相異的情緒間打轉。電影洞澈人情社會乃至時代的深度,「泥河」於是成為具豐富意喻的象徵。


《麻雀放浪記》麻雀放浪記

電影一開始的建立鏡頭是轟炸過的斷垣殘壁,主角是一位輟學的青少年,在以前打工夥伴的引介下,一腳踏入麻將的地下世界。這部片絕大部分都在描述這個緊張刺激的麻將世界,從每位賭徒不同的個性、到彼此互相結盟、拆夥,賭身家、賭女人,最後賭到連性命都沒。電影對於牌桌上老千換牌切牌的技巧也多所著墨,如果對於麻將牌型台數很懂的人看來一定會很興奮。

接著《泥河》的場次連續看下來,很難不將這兩部做比較。同樣是二戰後百廢待舉的社會景況,這部片結尾也回到同樣的廢墟。電影也關注社會底層階級,賭博成為他們不願或無法按照主流方式立足社會時,在縫隙中求生存的技能。整部電影呈現消極避世的逸樂氛圍,呼應了當時平民生活的艱難。從只招待美國大兵的俱樂部,到簡陋鐵皮屋裡的私人賭場,貧富差距,仰國外強權的鼻息,這些社會現實的無奈也清晰可見。但創作者不對賭博採負面觀點,甚至在一場又一場的對決中,打出「麻將職人」的專業風範,最後資深老千死在賭桌上,也有如戰士死在沙場上般適得其所。

從麻將能夠反映時代反映社會,又拍得如此熱血,這部老片真打死所有中港台插科打諢式的賭片。


【金馬獎入圍影片】

早些年趕金馬影展對這個單元是置之不理的,因為其他單元的好片太多,而且這些華語片多半會上院線。今年則是為了彌補無法在院線看到知名港片的遺憾。

話說我必須在金馬影展才能看到這些港片,到底是發生了甚麼問題?


《復仇者之死》

之前沒得到太多資訊,主要是在噗浪上有幾位網友提到這部片,於是產生興趣。


電影充滿cult片的強烈風格,大概是繼《維多利亞一號》後,港片中最生猛最硬蕊的暴力色彩。電影分成若干章節有拉斯馮提爾作品的影子,復仇的概念和暴力元素又與《追殺比爾》、《老男孩》等片類似,最後一段的宗教辯證又與《密陽》相呼應。

劇情關於新界圍村少年陳杰帶著弱智少女張穎出來遊玩,卻遇上警察一連串不公不義的行為,在冤獄過後的復仇計畫。雖然導演說這是一部純愛電影,其實還是概念先行,探討「冤冤相報何時了」的仇恨本質,人類最原始的貪圖自保自圓其說的情緒反應。以及掌握權力者永遠佔有話語權的社會現實,無論這權力是法律、宗教、或政治。於是這部片在劇情上的若干不合理之處,似乎可以被原諒。


《竊聽風雲2

這部片上映時因為出差沒看到。但實際在台北的票房奇差無比,《讓子彈飛》的票房也很差,或許片商該探討台灣的票房文化為什麼和中港的差異這麼大?我實在不想發現這些中港的好片在台灣都沒辦法上戲院。

真的也只有港片能做到,將《華爾街》這種在股市商場人心因貪婪而墮落,進而爾虞我詐的題材,拍成緊張刺激的警匪鬥智片。劇本緊湊而綿密,層層堆疊,從三位主角各在不同的位置,各有各的人生故事,輻輳到香港舊時代的歷史記憶,背後仍然是港人愛投資()的共同性格;而飛車追逐,近身打鬥,這些動作感官元素也沒有缺少。這部片的確是今年港產商業大片最紮實的作品。

虛構的「地主會」背後的深意或許值得探究。似乎呼應《黑社會以和為貴》的結局意旨,香港已經不需要黑社會了,地下秩序化暗為明,成為檯面上投機的金融遊戲。電影對於「地主會」的描述其實就如同黑社會一般,一股龐大綿密的勢力掌握著秩序。而香港電影為了中國市場,黑社會成為拍片題材的禁忌,「地主會」也許暗中示範了靈活的港片如何迂迴,從暗喻轉化中偷渡黑社會題材


《桃姐》

這是今年金馬影展看的最後一部片,真是一場溫暖的結束。

自《天水圍的日與夜》以來,許鞍華的每部片都帶有社會意識。這次《桃姐》講的是老人問題。從桃姐和男主角Roger的真實故事,許鞍華一點一點地以片段堆砌情感,輻輳出老人院裡每個角色背後都有自己的課題要面對,許鞍華卻不戳破,留下理解的空間。桃姐與男主角的相處有如烏托邦地理想美好,代表許鞍華一貫的溫情關注,對舊時代價值的懷想。些許幽默的對白和橋段,凸顯生活的悲喜各半,也呈現出角色的立體形象。

這部片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天水圍的日與夜》,畢竟兩者的敘事手法類似,都是從生活化的劇情中累積出動人力量,引出社會現狀,許鞍華也不輕易批判,呈現柔軟的關照。但真要比較還是《天水圍的日與夜》比較厲害,畢竟《桃姐》還是以戲劇元素為主,《天水圍的日與夜》幾乎洗盡鉛華。不過無論如何許鞍華都已經到如臻化境的境界了
... Read more.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12/22/2011

2011 金馬影展觀片心得 (上)

0 comments


去年金馬影展還有點小掙扎地欲拒還迎,結果今年則是敞開來衝票了。套票開賣第一天就為了agnes b.的紀念品直接買了兩本套票十六張,後來影展開始後又陸陸續續以各種管道買票加量,最後總共看了24部,三張套票的電影。有趣的是我其實不覺得今年金馬的片單有比去年厲害,只是這種大拜拜已經是很難抵抗的漩渦了。



【名家饗宴】

本年度大師們新作的雜燴檢點,不過今年大師好像不太多,真的的大師又是片商片,於是只挑了幾部應該不會上院線的電影。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最後一次初戀》(Restless),和努瑞貝其錫蘭(Nuri Bilge Ceylan)的《安納托利亞故事》(Bir Zamanlar Anadolu'da)因時間排不進去終成遺珠,殊為可惜。



《朱花之月》朱花の月

電影一開頭以口白敘述一段日本古老的神話故事,兩男山共爭奪一女山的愛。電影的故事便有如這則神話在現代的擬人重現,加夜子擺盪在伴侶哲也和新歡拓未之間,最後導致互相崩潰的結局。但是電影的主題不在愛情,而是呼應神話,達成導演對於日本文明與文化的個人性詮釋。

例如故事發生在奈良明日香村,傳說中日本文明的發源地;片頭片尾都出現考古學家探勘遺跡的工程。加夜子用朱花染布,哲也愛修剪花草,拓未是木刻家,象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職人概念;山上採的野菜和新鮮蔬果清炒,即成清爽佳餚。女主角如能劇演員般刻意地面無表情,表達將澎湃情感壓抑的狀態。經歷二戰的祖父靈魂出現,過去與現在的交會代表歷史的痕跡和記憶的累積。加夜子和拓也各自與父母親的互動,也體現日本壓抑平淡卻溫暖的家庭觀。

河瀨直美的攝影十分精細的捕捉人的感情和自然的流轉變換,在大銀幕上數位色彩效果非常好。這部片在金馬似乎口碑不太好,不過我之前沒看過河瀨直美的任何作品,所以個人評價中上,反正這種鬆散無甚主題的藝術片型也不是第一次看到,至少導演明確地表達她想說出的話。

這片由Ivan老師贈票,特此感謝!


《一命》一命

這部片是後來臨時加買。三池崇史重拍1962年經典《切腹》,以江戶時代為背景,中央集權後大批武士無用武之地,成為浪人後喪失經濟來源的時代悲劇。電影藉由「狂言切腹」的事件,呈現武士階級兩種價值觀的碰撞。金字塔頂端的領主大名地位穩固,衣食無缺,自然把武士道尊嚴視為顛撲不破的唯一準則。金字塔底層的浪人空被武士尊嚴限制,卻連家庭生活都有問題。兩者對於「狂言切腹」不同的認知和詮釋,成了劇情衝突的關鍵。

因為3D的緣故讓這部片更難上院線。但3D效果十分精細,尤其在日式建築的窗簷梁棟,以結構性的立體工整象徵武士道框架。三池崇史這次改以鏡頭和構圖營造劇情的張力,而非以往張狂的cult片風格,尤其瑛太飾演的年輕浪人以竹刀切腹的戲十分懾人。與前作《十三刺客:殊死血戰》互相對照,雖然都是改編前作,從不同面向共同諷刺武士道價值觀的虛無,可能也是三池崇史的作者思維。


《愛情來的那一天》북촌방향

我算是很晚認識洪尚秀了,經由麥克的力薦,今年先後在不同影展看了兩部他的新作。洪尚秀的作品也有很深的作者印記。他的主角常常是導演,配角也都是電影相關從業人員,但導演主角從不拍片,總是跟朋友們喝酒吃飯,亂搞男女關係。他的攝影看似業餘而簡陋,但就在某個鏡位或某個zoom in中,又很犀利地點出蘊藏其中的訊息。主題往往是都會男女間不確定又渴望的愛情遊戲,在生活化的片段中直擊人性的脆弱和空虛,留下淡淡而持久的韻味。重點是,他很多產!

這部片講的是記憶和緣份,導演主角回到熟悉的城市,舊愛、老友,過去的風光有如幽靈,總突然襲來卻無能為力抓緊。不可思議的偶遇,是命中的註定,還是之前一連串瑣碎的意念和行動導致的結果?其實也不需要有答案,就順從生理的慾望行事吧!電影依舊讓人佩服,不過我比較喜歡前作《談談情,拍拍片》(옥희의 영화)


《愛無可赦》Impardonnables

老小說家在威尼斯原本只想租短期度假別墅,卻和性感熟女地產仲介一見鍾情建立長久關係。但是女兒失蹤、江郎才盡、年老色衰,諸多壓力下的自卑、嫉妒,平淡的生活終至天翻地覆。而女仲介年輕時的同性戀人仍藕斷絲連、戀人坐牢的兒子剛被放出來,小說家女兒私奔的對象又和仲介曾有曖昧。

大師的信手捻來。如同偵探電影般的快節奏,交代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卻絲毫不顯紊亂,每位角色的性格鮮明立體,過去的陰影,情慾和愛情交錯流動之間,互相傷害和彼此慰藉,其實都來自於人心深處的軟弱。法國電影對人性的深刻挖掘與理解,遇上威尼斯浪漫優美的風光,成就這部豐富而幽微的好片。



【攝吧!托默賀曼】Tomer Heymann

托默賀曼竟然成為這次金馬影展最大的驚喜!感謝Ivan老師的邀請贈票,讓我從《失去王冠的皇后》和映後專題講座認識這位紀錄片作者。他從不忌諱現身在自己作品之中,甚至這是他作品的獨特魅力所在,藉由親自參與和觀察,以他男同志、猶太人、以色列國民等多重身分,輻輳出全球化下移民與離散的人文關懷。他在現場展現的溫暖和熱情,如同他的作品,令人心折。

之後又設法買票看了其他兩部早期作品,可惜《攝吧!我的愛》(I Shot My Love)這部重要的作品很早就滿場,成為遺珠。


《失去王冠的皇后》The Queen Has No Crown

電影有如一部家族史,托默賀曼的攝影機像是自我療癒,又像是自我防禦的工具。自己感情狀態的不穩定呼應母親因家庭無法完整的感傷,自困思念的牢籠。父母離異,兄弟們一個一個移民美國追求更安定的生活,又呼應了他祖父當年跟隨錫安主義從德國移民到以色列。托默空虛的愛情,一部分來自於同志身分,同志在以色列猶太教基本教義派眼中無法見容。兄弟們的移民,也是因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關係緊張,隨時遭受攻擊的環境。

從個人心境的自我暴露,到家庭情感的呈現,到國家國族處境的暗喻,這部片以私密出發,開展出恢弘的格局。小時候家庭錄影帶的片段帶出時間的縱深,以色列、美國,各地的影像帶出空間的廣度。其中因離散導致的不定,有如幽靈一般影響每個人。托默賀曼唯有面對,才能逃脫;或無法逃脫,但可以共存。


《紙娃娃》Paper Dolls

托默以一群在以色列的菲律賓移工為題材。這群移工白天各自負責照護失能老人的工作,晚上聚集一堂,組成「紙娃娃」扮裝皇后表演團,在菲律賓社區裡表演。電影紀錄了這些扮裝皇后白天晚上穿梭在不同身分的真性情,每一位都有自己可愛的魅力;在異鄉反而可拋下原鄉的包袱,在邊緣中自在展現自己跨性別的gay proud。甚至帶出了移工困境的普世議題,移工簽證法規可以爭令夕改,無法換來穩定的身份保障,台拉維夫的治安和恐怖攻擊也使以色列非久留之地。

托默參與貼身觀察,讓這部紀錄片不只是一群弱勢跨性別同志的生命丰采,更兼蓄移工離散議題的關懷。托默也親自試了一下變裝,更因此和紙娃娃團員們結成長年好友。托默如此具層次的人文觀察,讓這部記錄片充滿多元而豐沛的情感


《嚇我一跳》It Kinda Scares Me

托默的早期作品。基本上是他參與一個幫助街頭少年的計畫,擔任戲劇老師引導這群孩子共同完成一齣舞台劇公演。這部片有點像是結案報告一般,紀錄這齣舞台劇從無到有的過程。尚無托默後期作品關於離散議題的關注,但這部紀錄片誠懇地呈現這些青少年旺盛而難以管束的生命力。在他們半懂不懂的認知中,每個人仍然有自己的人生課題必須面對,關於未來也有青少年共同的茫然。

其中托默試圖和這些狂躁的靈魂交心的過程,必須對自己外在與內心的誠實作示範,因此在這些少年面前出櫃。於是坦承換來的雙方面的成長,這種從彼此碰撞中激盪出的成長,是這部片最可貴的地方。

所以托默的作品從不只是紀錄他的對象,也自承他在事件中的體驗和成長。於是鏡頭不再是冷冰冰的超然觀察,而有了更多豐富層面解讀的可能。



【我是傳奇之影人影事】

這個單元近年來也成為金馬影展傳統,讓影癡一窺心愛名人在公關場合外的形象。今年雖然片單都蠻有興趣,但終究以劇情片為優先。只特別選了金基德新作


《阿里郎》아리랑

金基德的作品總是經過一連串的激烈沉淪,乖張的暴力情慾之後,心靈昇華到純粹的境界;但這種淬鍊本來就是奠基在創作者自虐自卑的世界觀,這是金基德的課題,也是他的侷限。

但是在《夢蝶》(비몽)之後,他一直沒有新的作品問世。這部片看似金基德沉寂這三年中的自我對話,其實根本是他江郎才盡後陷入自己的世界觀中無法自拔。於是他將攝影機轉向自己,變成他自己作品的主角,紀錄無法創作後獨自隱居山上克難自給自足的生活。如二流小說中沉溺困坐愁城的藝術家性格,不停地哭叫自責。

這部太自我的記錄片可能要對金基德過往作品很熟悉才看得進去,因為對金基德太熟悉太喜愛,我反而帶著戒心看這部片。影片像是一位作者掏心掏肺的自剖和自省,也像一位弱者決心殺死自己的過去重新來過,卻又像曾經巔峰的藝術家鬧情緒博取粉絲同情,當然一切也有可能是導演跟觀眾開的一場玩笑。

片中有一段,金基德盯著螢幕上《春夏秋冬春》(봄 여름 가을 겨울 그리고 봄)自己親身上演的青年和尚,上身赤裸在雪地裡拖著重石獨自爬上山巔,不禁痛哭流涕;我一直好奇當金基德在剪接室重新檢視這個段落,三個金基德一位盯著一位,當時的他抱著怎樣的心情?
... Read more.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
12/10/2011

蔡明亮的三齣獨角戲《只有你》

0 comments



眾所周知,蔡明亮就愛固定跟這幾位台灣演員合作。李康生和陸弈靜從1992年《青少年哪吒》開始,楊貴媚從1994年《愛情萬歲》,加上已過世的苗天和《河流》加入的陳湘琪,他們共同構築蔡明亮作品中的寂寥與荒蕪,艱難卻徒勞的人際互動。他們一次又一次在蔡明亮作品中挑戰自己演技和身體的極限,再再證明這些演員和導演近20年的感情,彼此的信任和依賴。蔡明亮的三齣獨角戲《只有你》,不只是他闊別27年重返小劇場的回歸,更是這三位演員的生命歷程與蔡明亮緣份起點的一次探索。


《陸弈靜的點滴,我的死海》

這是三齣戲中最有敘事發展的一齣。陸弈靜嗜咖啡,血液裡的咖啡因讓她吃不下睡不著,身體莫名燥熱。於是她戒咖啡、靠點滴補充營養。關掉咖啡店,正常飲食,嘗試拍背、燒艾草等民俗療法,陸弈靜企圖改善現狀卻無法恢復。最後她又開始喝咖啡,只不過從快速沖濾的手沖,換成需要緩慢滴漏、萃取更精粹咖啡因的冰滴。

佈滿厚厚紅礫土的舞台,餐桌、小沙發、床、馬桶、茶几,家具獨立散落,陸弈靜在蒼涼的房間重複地喝、吃、睡、排。然而她的身體對她並不好,她轉過頭來對她的身體說「對不起」。

蔡明亮認為「身體是個容器」。吃下去的滿溢了就會排出來。虛空的靈魂讓乘載的身體也一樣空洞。陸弈靜展現的是心靈的疏離導致生理失調,無論身體或心靈都同樣孤絕的狀態。迴盪在空氣中的老歌〈重逢〉像是一種召喚,無論是過往的時光,還是靈魂在午夜的脫出,期待的某種相逢。老收音機更成了與外界溝通的唯一單向管道,黎明柔聒噪大膽的主持對比房間的靜謐空虛,劉子千的鴨嗓〈唸你〉反映另一種虛無,現代人吸納過多資訊後的壓力。最後收音機停在張愛玲〈花凋〉說書式的朗讀,也是一位體弱多病的女主角中就孤獨到死的故事,會是陸弈靜的寫照加預言?

舞台上的大白幕投射出一段影片,大雨滂沱中,陸弈靜在長長的地下甬道走過,撐著傘走出去。這是否象徵了心境上的突破?

咖啡曾經是陸弈靜的生活,因為經營咖啡店開啟了陸弈靜和蔡明亮的合作。容器的身體觀卻是蔡明亮所關心的。陸弈靜無可化解的寂寞,也延續了《你那邊幾點》裡孤獨、偏執導致的失能。這齣獨角戲,已經分不清楚那些屬於陸弈靜的真實經驗,哪些屬於蔡明亮的創作發揮。戲與人生的分野,化為美麗曖昧的模糊空間。仍然情不自禁地好奇,蔡明亮是否當初就洞穿陸弈靜的寂寞,才邀請她踏上演員的路;而陸弈靜在蔡明亮的每一部作品,詮釋的是自己的孤獨,還是導演的演技要求? 



《楊貴媚的蜘蛛精,我的阿飄》

一開場楊貴媚就在被窩裡躺了三分多鐘,手機鈴聲震耳也不醒覺。後來,她的肢體才以奇異的伸展姿勢從被窩裡伸出。楊貴媚就是蜘蛛精!

房間有如蜘蛛精的巢穴,楊貴媚不停地遊走。起初仍然屬於生活化的動作:如廁、吹頭髮、抽菸、接了沒有聲音的手機。但是當收音機響起,彷彿來自遙遠時空的咒語,蜘蛛精開始現形。拿著掃把將紅礫土慢慢堆成小土丘,推砌的是一種情緒,一種思念?在無人陪伴的雙人床等待她的唐僧自投羅網?蜘蛛精說:「可是,我聞到你的味道」。

隨著收音機的古老戲曲,蜘蛛精身軀越形胊僂,肢體不自然地延展,緩慢出神地在床邊圍繞。是沉醉於千年的記憶導致的解離狀態? 楊貴媚詭魅而細緻的獨舞表達巨大的寂寞,需索而無可得的淒涼,自戀且自憐的神傷。收音機轉到粵語說書西遊記唐僧闖入盤絲洞的故事,蜘蛛精更在地上匍匐,遲緩的動作讓凝結的空氣更加沉重,甚至下腰四肢撐地,躺在土丘上。心境的狂亂風暴,反映在身體卻是遲滯的姿態,每一絲肌肉的些許挪移都來自心理強烈的掙扎。

突然,楊貴媚竟然拿出一碗泡麵吃將起來。這是蜘蛛精心目中的唐僧肉?是迷亂後的休憩?白幕放出影片,同樣大雨傾盆的地下道,楊貴媚從另一方向走來,蹬著高跟鞋,擺動著大衣,果然是愛美的蜘蛛精。但是沒帶傘,見到出口的大雨傾盆,她回過頭,蹲下用地上的蠟燭點菸。這是蜘蛛精克服心魔,拋下執念後,願意「走出」盤絲洞,但還有留戀?

最後,舞台燈光一亮,楊貴媚戴起假髮,俗艷的穿著打扮,化身歌舞女郎,隨著老歌在桌上轉圈舞動。超現實的絢麗將整齣戲推向耽美的高潮。當音樂歸於寂靜,女郎卻依舊空對嘴,機械式地繼續旋轉扭動。香格里拉夢醒,虛幻的歡樂掩飾不了寂寥的心境,留下一個角色和觀眾必須共同面對的人生尷尬處境。

和陸弈靜的戲有不少呼應之處。類似的房間陳設場景,同樣一具老收音機,都是以個人展演表達身心的孤獨閉鎖狀態。但是楊貴媚的戲的對白更精簡、肢體動作更豐富,敘事更為抽象疏離,倚賴觀眾的專注與直覺感受當中隱含的豐沛情感。

而楊貴媚的表演,根本是她在《愛情萬歲》和《洞》裡角色的合體。楊貴媚在中影經過李安和蔡明亮兩位導演的改造,從鄉土悲情角色一轉成為都會女性的代表。《愛情萬歲》結尾那六分鐘的哭戲,哭出都市的空虛,對愛情的渴求與壓抑。《洞》裡末世紀荒蕪和俗艷歌舞互相參雜成奇幻炫麗的愛情寓言。楊貴媚在蔡明亮的手上脫胎換骨,成了外表煙視媚行,內心寂寞等愛的鮮明形象。在這齣戲中,楊貴媚人鬼不分,內與外融合為曖昧迷離的姿態,
激發超越以往的戲劇能量。現實的楊貴媚,似乎是爽朗不羈的大姊形象,那麼是怎樣的內在被蔡明亮挖掘出來,即使楊貴媚近年來回歸平常平實的演員表現,但她在蔡明亮的作品中,始終是獨特魅力的存在。



《李康生的魚,我的沙漠》

近幾年來,蔡明亮突然自承他喜愛李康生的原因,是李康生酷似他父親年輕時的模樣。他甚至找李康生演他父親,和年邁的母親一起,以童年的電影院回憶為題材拍成《是夢》。李康生的這場戲,也成了三齣戲中特出的觀賞經驗。

舞台上有一個大水族箱,令人想到《你那邊幾點》裡小康家的水族箱。銀幕上李康生抱著一個沉重的保麗龍魚貨箱走過地下道。從銀幕走到舞台,打開保麗龍箱,原來是條新的大熱帶魚,李康生把牠倒入水族箱。坐在椅子稍事休息後,李康生突然起身,以遲滯凝重的步伐,不可思議的緩慢速度一步一步地走到旁邊的大桌子。

李康生在這齣獨角戲中分飾兩角。其中一角仍是蔡明亮的父親,沉默無語,行動遲緩。蔡明亮甚至親口以旁白第二人稱吐露對李康生的感情,當年李康生在街頭吸引他的特質,以及為李康生寫了第一部電影《青少年哪吒》的劇本,陪小康度過怪病的過程並拍成《河流》。舞台上因此產生奇妙的後設氛圍,蔡明亮當眾向李康生訴說這份如父如師如友的長久情誼,李康生無回應繼續搬演著蔡父。銀幕上再度播放《是夢》半夜切榴槤的段落,古老的孩童記憶、對父親的懷念、對小康的愛護,全部揉雜在一起。

另外一角就是李康生自己。李康生自己坐在沙發上默默吃著零食時,現場也發給每位觀眾孔雀香酥脆香魚口味一起吃。李康生演完蔡父後,下一場戲竟從後台端出一盤鯊魚煙發給觀眾,以他一貫靦腆緩慢的節奏,對著觀眾如聊天般侃侃而談他最近愛上潛水的嗜好,如何在黑夜中獨自潛入海中,若干潛水和養熱帶魚的趣事。銀幕出現他潛水上岸的畫面,在岩邊將捕到的章魚翻轉取出內臟後不斷在礁石上拍打讓肉質鬆軟。彷彿跳出蔡明亮眼中的小康,李康生做回他自己。

然而這兩個角色似乎漸漸合而為一。李康生端出一臉盆紅肉,在大工作桌上用手攪和。又從魚缸中撈起死魚,口中唸起心經為死魚超渡。大銀幕上李康生身穿白色袈裟,化身玄奘,鏡頭從遠緩緩逼近,又逐漸遠離。最後李康生爬上魚缸,把自己沉沒在魚缸裡面,默然無視,一動不動,魚兒繼續在身旁游動,一切回歸無止盡的靜謐。

從《青少年哪吒》開始,觀眾們透過蔡明亮的鏡頭看著李康生。這麼多年來,蔡明亮的每一部作品都少不了小康,李康生也從青年小康,漸漸地成為中年小康,臉也鬆了,肚子也凸了。始終不變的他憊懶無奈的神情,內向寞落的眼神。他獨特的生命節奏與世界格格不入,在蔡明亮的作品中顯得特別迷人。但鮮為人知的是現實生活的李康生,跟在蔡明亮眼中的差距有多大?是否他私底下著迷潛水,也是為了體驗一種與世隔絕的孤獨?他愛養魚,是否因為魚兒總在魚缸裡孤單緩慢地游著,在燈光照射下的水中世界顯得如此迷幻?所以戲的結局也是呼應李康生根源自靈魂的寂寞無助,如此令人心碎。還是這只是我身為觀眾的過度詮釋?



這幾年來,蔡明亮的創作觸角越深越廣,電影似乎不再是唯一他感興趣的媒介。從《臉》就可看出端倪。這部片已經難以一般分析電影的方法論述,熟悉的元素也再難與過往作品裡沉重鬱結的情緒做對照,而更接近影像藝術的形式,以影像乘載訊息訴諸觀眾的直覺感受。在《臉》之後,蔡明亮做的更多的是裝置藝術,〈是夢〉、〈河上的月色〉,以及與《只有你》同步製作的〈鍋爐裡的劇場〉。老椅子、老歌、投影影像,蔡明亮熱衷於對老物件的執迷,和其所乘載的時光沉積。

三齣獨角戲《只有你》雖說是重返劇場,更像是蔡明亮新的藝術形式實驗。在小劇場直接逼近觀眾的環境中,將情緒壓縮凝聚120分鐘。蔡明亮從三位演員個別的生命歷程出發,再度探討他一貫關心的寂寞、疏離、渴望。觀眾穿透電影銀幕,在舞台上親眼見證陸弈靜、楊貴媚、李康生這三位演員前所未有的身體展演,演技經過小劇場的洗禮淬鍊,達到新的境界。導演和演員之間的疼惜憐愛,無法分割的連結和默契,反而是除了戲以外,最感人的直擊。

在《你那邊幾點》後,我認為蔡明亮身為作者,他這一生的電影已經完成。而今他已經超越他的電影許多,呈現更自信、更沉穩、更大器的藝術思考,讓他的觀眾只能由衷佩服了。


... Read more.

HEMiDEMi Technorati Del.icio.us MyShare個人書籤 Yahoo